很多朋友直接或是間接地知道了, 我決定離開TWNIC. 由衷感謝大家的關心與問候.
TWNIC負責管理和發放全台灣的IP位置, 還有.tw網址的註冊申請. 三年多以來, 我主管國際事務及公共關係. 很多人嫌我的職稱太長. 很抱歉這是要跟身體某處要能成比例的 :-P . 另外在去年我有幸參與並負責台灣IPv6建置發展計畫的專案管理.
2000年在紐約拿到MBA學位後, 我選擇加入Register.com, 一頭栽進網路產業/網址註冊服務. 最高峰時我一個人要管約五百多家公司, 二十多萬個網址, 每天就是跟各國的註冊單位或是通路夥伴打交道. 2002年我決定回台灣, 起先在一家做CRM / Channel Loyalty Program的網路公司(Surfgold), 待了將近半年, 之後看到TWNIC徵國際事務研究員, 很快地就被吸收成為打手之一了.
真的做夢也想不到, 我會加入一個非營利, 半官方的組織, 而且一待就是三年多. 因為吃的好, 上下班還算正常, 所以體重暴增10公斤.
TWNIC工作環境很單純. 上至主管, 下至臨時工讀生, 每個人都(需要)有一股傻勁, 這就是我們常常被網友罵的原因, 用傻來博取空間及時間. 我們也被自己的制度整的很慘. TWNIC全職員工不到25人, 頭頂上公公婆婆(董監事加四個委員會委員)就有六七十位, 平均一名員工要搞定2~3位公婆, 這想必也是全民監督, 合議制之下的產物阿!
TWNIC的章程裡頭規定不能轉投資, 所以各位繳交的網址註冊費, 除了營運成本支出外, 其他盈餘都很安全地躺在銀行裡. TWNIC的收費標準不是收爽的, 有一個專門的工作小組在監督. 董監事們不支薪, 純粹義務指導, 創造社群的最大利益, 這是很不一樣的設計, 似乎也有討論與改進的空間.
至於我....我的職務使我必須經常出國. 鄰近或一般人熟悉的地方不說, 拜ICANN或是相關國際組織所賜, 我去了一些根本連想都沒想過的地方...里約熱內盧(聞名全球的copacabana beach), 突尼西亞(碰到齋戒月, 很多開會的人都沒力氣吵架), 羅馬(另遠赴比薩看.it順便到斜塔一遊), 廬森堡, 澳洲凱恩思(沒有去大堡礁, 殘念), 紐西蘭威靈頓, 韓國釜山, 山東青島...我能親身接觸不同的人事物, 呼吸不同的空氣, 搭乘不同的地下鐵或是計程車, 跟不同種族的人分享台灣或甚至只是比手畫腳, 然後我們分享相同的cyberspace...我只能說自己非常的幸運.
我們在國際場合做了不少事, 也辦了不少國際會議. 我親身經歷ICANN對台灣的政治打壓, 也與外交部和電總站在第一線去克服難關, 也有不少國際友人義務替我們在檯面下運作. 拋開政治不談, 參與APNG以及APEET歷史性的ENUM Live Trial是令人振奮不已的. 新血輪和新技術總是帶給我前進的動力.
在2003年10月我辦了一團去東京看NTT和Yahoo! BB, 學習VoIP的發展經驗, 回台灣不到半年, VoIP產業就起飛了; 2004我開始使用blog. 這是我在籌辦TWING Camp最大的驚喜與收穫. 在2005年辦了blogger bof的活動, 站在浪潮上看著全民開始使用blog. 我也有機會參與如IPv6, 網路交換中心等大型專案, 深入了解Object ID (OID), ENUM, IDN等最新技術, 使我有足夠的資訊來分析國內外網路未來的發展走向.
在TWNIC, 我認識了跟網路相關的產官學界人士(或應該稱角頭), 開始了解政府如何運作, 學界寫paper, 搞定研究成果歸屬的技巧, 業界如何能在競合關係中, 取得妥協與共識. 總之每天就是不停地做溝通協調的工作. 我也提醒自己要以誠待人, 就事論事. 在這種生態中, 凡事都不能說死, 都要留後路, 預存buffer, 數位時代的0與1, 在這裡就比需要類比方式來處理. 細心與耐心, 就這樣被磨出來了.
比起管二十萬個domain name, 我在TWNIC的每分每刻, 反而比較踏實. 很慶幸自己能有發揮的空間, 老闆和同事能支持我, 做好玩的事, 自己感到興趣的事, 並受到祝福. 要感謝的人不勝枚舉. 尤其是我的家人, 讓我無後顧之憂, 盡情發揮, 雖然有時會小抱怨, 待遇沒有以前當sales好, 但就是這份榮譽感與對於社會的責任, 讓我能有念力, 繼續服務.
未來我仍期盼以不同角色, 持續為台灣網路的發展略盡棉薄之力. 下一站我將西進香港, 跟著幾位業界大老, 開創一番新天地. 雖然這份工作(www.cibernet.com)將使我逐漸脫離網路產業, 我想也就是趁著自己還不老, 有人賞識時, 看能不能變出新把戲, 創造可以被利用的價值.
從1993年我開始撥接上網, 玩阿Q Mosaic, 家裡還留著那台Pentium 60/66的機器. '94開始學做網頁, '96開始在網路上賣台版的限量CD, 賺了不少美金. 2000年進入網路產業, 目賭由盛轉衰的過程...2005年的今日, 前腳要準備離開, 以前的足跡不論是否有留下, 我用這篇blog post警惕自己, 減重十公斤, 少喝兩杯, but just keep wal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