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禮拜在摩洛哥參加ICANN會議. 第二次踏上非洲土地, 但感覺好像到了歐洲的某個小鎮, 看到的都是說法文的阿拉伯人.
還沒有時間到處看看這裡可以看一些照片.
今天早上開幕式, Vint Cerf對摩洛哥總理說: Internet helps your country to export labor, not to export people (輸出勞力, 不輸出人民). Internet教父這句確實厲害.
國際化域名 (IDN, Internationalized Domain Name)是此次會議的焦點. "www.網路.tw"這樣的網址行之有年, 在技術上也不是問題(IE7會支持這樣的網址, Firefox早已支持此項服務). 這一年來ICANN將注意力轉移至 "www.網路.台灣" 這樣的服務, 就是把最右邊的".tw"也換成繁體中文表示. 各國當然對網址能用非英語來表示感到歡迎. Top-Level如果不是我們常看到的.com/net/org , .tw, .cn等, 而是各國常用語言, 這需要達成有全球的共識, 不是一個國家或是一個公司說了算. 目前有一種聲音是, 各國的網址國碼原先是依照 ISO-3166所定義的, 所以ICANN可利用此表, 再加上一欄用當地文字所列的國名對照, 來處理這個問題. 但是如加拿大, 英語法語並行, 這招就會有爭議; 台灣的問題是, ISO-3166表上, .tw的解釋是Taiwan, Province of China, 這樣台灣要經過ICANN授權時, 勢必會遭遇一些政治上的阻力.
另一種聲音就是將此業務, 開放給所有想要申請成為IDN-TLD管理單位的公司團體來申請, 就當作成新的Top-Level Domain申請案. 但是像KRNIC這次就發言, 強調只要是韓文, 不管你是 .com的韓文, .edu的韓文, 要批准或是營運都要經過他們的同意. 這會和Verisign公司的利益息息相關. 兩種方式的前提都是在網路必須能全球互通, 不影響現行DNS系統架構下提出, 但所引發的政治問題和商業問題, 目前暫時無解.
另外大家關注的是"網路治理論壇 (IGF, Internet Governance Forum)". IGF下半年將在雅典召開. 今天聽到最新發展: 1. 雖然IGF是UN活動, 但政府不能發言, 但可以繳交10分鐘的錄像, 提供給大會播放. 2.IGF會是四天的會議, 討論四個議題: Openness(網路言論自由等),Security(信任與合作), Diversity(上述提到IDN和內容等), and Access(網路接取普及性, 成本等). 這四項議題都重要, 但是和Internet DNS沒什麼關係...ICANN這招夠狠, 因為IGF是UN的場子, ICANN深怕UN把網址管理主導權搶過去, 所以出此下策, 連談都不給談.
我這次去是為了DotAsia (.asia)的工作. 目前正在與ICANN進行合約方面的協商, 希望今年第四季可以開始運作, 提供註冊服務.
後記: ICANN紐西蘭籍的董事Peter Dengate Thrush, 在會議前突聞噩耗, 一場在大雨中的車禍, 帶走了他的太太, 父親和弟弟. 世事難料, 聽到這消息, 真的令人無比悲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