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即日起, CCB 2.0榮幸邀請FUNCK成為本站Guest Author. 以下是我們之前的對談)
兩岸的Missing Link
在舉辦「2006年台灣網誌青年運動會」時,喬敬邀請到Global Voices Online的成員來台參與研討。這群來自全球各地的網路青年,對於兩岸的Blog發展抱持著高度的關注。「他們發現當今全球各地的bloggers都顯著地在進行分享與溝通,以增進彼此的了解;反而是兩岸的bloggers,好像一直各做各的。直到現在,不論是在blog的機制與技術應用,或是寫作內容的調性,兩岸已經在朝各自不同的方向在走了」喬敬描述了這些外國人的好奇與疑惑。就他們的文化認知而言,兩岸的人都是中國人,卻在blog的發展上缺乏交集,這在外國人的眼裡,是一件很微妙的事情。
「兩岸之間是有個似有若無的Missing Link」喬敬說到。「有時後,看似兩邊的人都有相同的觀點;但有時當兩邊的人真正接觸的時後,卻又發現彼此是那麼不一樣。然而,從外界的角度來看,這兩群明明是一樣的人,分開了這麼多年,各自走不同的路,但是如今又好像因為外在的一些時空因素,使得這兩邊的人不得不又糾結在一起。」
喬敬認為兩岸之間的Missing Link,是很值得去探討的課題。不論是兩岸之間文化的差異,或是能夠互補的社會特性,若是能將它轉化成為有價值的知識資源,並應用在許多不同的產業上,這會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這也正是喬敬對「到台灣找我玩,同志!」有興趣的原因。
我是什麼人?
對生長在台灣的喬敬和我而言,探索兩岸的Missing Link,除了要觀察大陸之外,也使得我們再度去反思一個我們從小到大,常常自發或被迫地碰觸到的一個問題-「我是什麼人?」。這個問題有時伴隨著單純的疑惑,有時挾帶著莫名的責難,有時引來了無謂的衝突。
「我本身是外省第三代(意指與國民黨部隊同時於1940年代,從內地遷徙至台灣的人們的孫輩)」喬敬說到。「我從小到大,我家裡人沒講過一句台語(閩南話),學校老師也不准我講,要是講了,老師的鞭子就抽下去。我後來是因為結了婚,太太是台灣人(意指其家族於明、清,從福建遷徙至台灣的人),我才開始會講台語。」「現在,我的兒子進了我以前唸的小學,他卻必須講台語,而且還有台語的課本、台語的拼音!」喬敬的語氣提高了180度,帶我回到他寶貝兒子必修台語的現況。
「長期以來,我生活在台灣的社會,常感到很奇怪。台灣人(意指其家族於明、清,從福建遷徙至台灣的人….我不再重述了,讀者請小心不要搞糊塗囉)一聽到我的口音就說『啊!你是外省人!』。我到國外去的時候,人家會覺得『啊!你是中國人!』。我到大陸去的時候,他們都說『啊!你是台灣人!』。」喬敬用以免我頭暈的慢節奏娓娓道來。「結果,搞得我到處裡外都不是人,哈哈哈哈!」
這種不斷被莫名其妙地歸類的感覺,真的很…..奇怪(抱歉,我只能搬出這種通用的形容詞來詮釋,因為真的很難形容)。站長我也深有同感,因為我是個不是個台灣人的台灣人,也不是個外省人的台灣人,也不是原住民的台灣人,而是個客家人的台灣人,我祖宗是於明朝來台,不說廣東話的廣東人。這種「奇怪」伴隨著像喬敬和我這樣的台灣原生靈長類動物,都活到三十好幾了,但卻也談不上構成啥大困擾。
探索自己,幫助大家
關於「我是什麼人?」,我想答案並不是那麼重要。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對於我這個人,都有他們各自的定位與解讀;而從他們認為我是什麼人的看法中,我也藉此學習到他們的文化背景。我想…喬敬和我在「我是什麼人?」的疑惑中成長是幸運的,因為它讓我們對別人和自我沒有下太多定論,反而只是像好奇的孩子般不斷地探索。我們也都希望能將自己一路上的發現,轉化成對人們有幫助的事情…而且得是好玩的!
作者: FUNCK - 「到台灣找我玩,同志!」站長
原文: http://www.comeseemeintaiwancomrade.com/blog/200609.shtml#2006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