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座筆者:「到台灣找我玩,同志!」創辦人-FUNCK
人類的文明就像一連串交集與衝突的交織。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個體又構成許許多多不同的族群,人類文明的進步仰賴不同個體、族群的合作,合作基於人們當下的交集。抱持共同的理念、持有同一家公
司的股票、使用同一種語言、承襲同一種文化背景、支持同一支球隊、生於同一個家庭…等等,這些都是某種型態的交集呈現,時間或長或短,深度或深或淺。然而
個體間既有的差異性,往往也造成人與人的衝突,抑制合作與進步的可能性,甚至衍生成為戰爭、災禍。
綜觀人類文明史,彷彿有一種慣性驅動著人們的行為,交集與衝突的交互作用跟著人們一天又一天地過下去。事實上,每個人都是隨時間變動的個體,有著想 「往更好」的慾望本能,而且也有能力決定自己往 更好或更不好的方向變動。人類在往下一個當下前進時,很合理的,是以過去已知的經驗與認知去想像出一個可理解的未來的好,並發動下一秒的行為。
但是,比較麻煩的是,人們在這種慣性的驅動下往往無法分辨,藉著過去已知經驗與認知所產生的行為,將會為他們帶來下一秒與別人的衝突還是交集?而且 這樣的慣 性也使得人們缺乏接收「未知的好」的能力。若慣性行為個體帶來衝突,合作與進步將會受到限制。個體即便可以理性地「知道」可以為他與別人帶來交集的行為, 也容易因為缺乏接收未知的好的能力而裹足不前,又回到對他不利的慣性模式。
例如兩個不同族群的人們承襲著各自過去的歷史背景,常態地來說,必然會有交集之處,也會有差異之處。當他們憑藉過去交集的認知發展出的行為多過於差 異,合作共榮必然會在未來等待他們,而且共同利益的擴大也會稀釋彼此差異性所帶來的影響;反之,當他們憑藉過去差異的認知發展出的行為多過於交集,衝突便 隨之而來,合作共榮便遙遙無期了,差異性所帶來的衝突與抑制也會如影隨行。
人類憑藉過去而開創未來是合理的行為模式,但若能明辨出能為自己帶來正面助益的過去,並專注在上頭,進而藉此發展與他人的關係, 將可以避免走很多冤枉路。別人在過去若與我們有仇,要忘掉可能不容易,但若我們明明知道與別人找交集、求合作才會有進步的話,我們會花精神算舊帳,還是把 握時間談合作呢?我們都是人,都有些習慣,但若真的是要挑些為自己將來好的事情來進行的話,可能就得多在找交集的修煉上下工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