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工作使用的Macbook Pro(06年份Intel Mac)幾乎和我合為一體, 不論是簡報, 繪圖, 管理媒體, 或是和我的NokiaE61 sync, 操作均十分順手, 用"在外像XX, 在家像OO"這樣的對句來形容之, 一點也不為過. 一年半前在韓國雖然有自由落下過一次, 造成右上方機殼凹陷, 導致最近風扇聲音超大...anyway 這台MBP仍無可取代.
然而當 iMovie, Aperture, keynote東西多了, 原來的90G硬碟真不夠用. 我想說很久沒動手DIY, 並且拆Mac還是頭一回, 比送去維修中心, 肯定省錢又好玩, 於是乎花了幾天時間survey, 找到兩篇非常useful的拆機文 (Mobile01 和 ifixit) , 再向Fred大請教後, 準備自行面對硬碟升級的挑戰! 簡略步驟如下:
-- 先上PCHome購入WD 2.5 inch 7200rpm 320G SATA硬碟一顆. 扣完信用卡紅利點數只花了2000元 :-)
-- 去光華花了300元購得拆機手術工具一套, 散熱膏還有壓縮空氣.
-- OS 計畫是: 320G = 200G clone原來的硬碟 + 120 G clone另一台iMac (這麼做的原因是當初在Fnac買這台iMac , 店員為了衝業績, 不顧違反301條款, 拿出滿滿的各類Mac補帖讓我"試用"...就這樣一試成主顧)
-- 動工之前, 因為IDE和SATA傻傻的分不清, 所以又到燦坤買一個2.5吋SATA外接盒 (昨晚內湖燦坤超爆滿)
-- 一再的告訴自己: 螺絲絕對不能亂, 然後過程要充滿愛心!
依據說明, 順利拆卸所有螺絲, 卸下鍵盤是需要有勇氣的, 要從靠近螢幕兩端慢慢滑入, 然後在前端上下shake一下, 不要怕聽到卡吱的聲音, 有卡吱就表示可以鬆脫了...BUT...當我聽到很大聲的卡吱, 接者看到鍵盤下有一條排線盡然和主機版脫離, 我心涼了一半, 再忘一眼, 還好是可以接回去的接頭.
硬碟區有幾根排線, 真的是佩服Apple的工藝. 硬碟兩旁有四個好像加了輪胎的螺絲, 卸下然後裝到新的上面. 接著用壓縮空氣清理塵垢. 散熱膏我放棄了, 主機板雖然螺絲不多, 但是奇怪的排線一根又一根, 我覺得自己還是沒把握, 所以就清涼的工作沒成.
Apple的磁碟工具太方便了, 輕鬆做好磁碟分割後, 接下來就是用Carbon Copy Cloner進行移植.
整體手術含裝回約在三個小時完成, 堪稱圓滿順利. 7200rpm硬碟performance果然讓MBP有煥然一新的感覺, 然而320G分割完不到300G...沒差啦!
牛年沒事在家無聊冒險動手拆機, 謹記之.